0

联系方式

参展联系:021-3114 8748
参观联系:138 1785 1721
媒体联系:138 1785 1721
QQ:3326911596
邮箱:busexpo@sgexpo.cn

招标中标

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扩容至33个,成绩背后还有这些新挑战

发布时间:2021-08-26 09:01:44  
0

7月30日,交通运输部网站发布公告,太原市、长春市、重庆市、贵阳市、昆明市、兰州市、西宁市等7个城市顺利通过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验收,被命名为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这是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自2017年启动验收工作以来,交通运输部命名的第四批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


值得一提的是,“公交都市”是城市为应对小汽车数量高速增长和交通拥堵所采取的一项交通战略,已成为全球各大都市的发展方向。其中,东京、巴黎、伦敦、新加坡、香港、首尔、哈尔滨、哥本哈根是世界闻名的八大“公交都市”。


根据交通运输部2011年发布的《关于开展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有关事项的通知》,我国“公交都市”的总体定位是: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系统中的主体地位基本确立,对城市发展的引领作用显著增强,较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出行需求,城市交通拥堵状况得到缓解。


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扩容至33个,成绩背后还有这些新挑战(图1)

贵阳城区俯瞰。贵阳市委宣传部供图


“公交都市”:确立公共交通在

城市交通系统中的主体地位

2011年,交通运输部启动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旨在建成“保障更有力、服务更优质、设施更完善、运营更安全、管理更规范”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基本确立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系统中的主体地位。


自2013年起,交通运输部每年组织“公交都市”督导小组对试点城市示范工程实施情况进行实地督导,并要求每年年底各试点城市上报“公交都市”创建年度总结报告,对各地“公交都市”创建实施方案的完成情况进行督导。在5年试点创建阶段结束后,组织开展对各试点城市的考核工作,满足条件的试点城市将确定为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


“十二五”期间,共有两个批次37个城市成为国家“公交都市”创建城市;“十三五”期间,交通运输部又批复了50个创建城市,截至目前,全国共有33个城市通过验收获得“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称号。

值得注意的是,创建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意味着城市将形成以轨道交通和快速公交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出租车为补充、慢行交通为延伸的一体化都市公交体系,市民出行主要乘坐公交、BRT、地铁、电车等公共交通工具。


记者了解到,“公交都市”在提升市民出行质量、缓解城镇化建设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中,起到显著促进作用。

例如,以公共交通OD大数据分析来精准配置运力,市民在早晚高峰期间乘车等待时间将缩短;优化公交线网,加大公共自行车投入,市民乘坐轨道交通出站后即可乘坐公交或骑公共自行车到目的地;市民能有更多渠道得到公交信息,从而有效安排个人时间;新能源公交车的大量投入将有效改善城市空气。


在6月7日举行的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上,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作国务院关于建设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有关工作情况的报告时提到,国家“公交都市”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公交运营线路长度达148万公里,公交专用道超过1.6万公里,服务保障能力明显提升。


贵阳、兰州将“公交都市”创建

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

作为刚通过验收的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贵州省贵阳市和甘肃省兰州市的创建之路并不轻松。


“2014年,贵阳市入围国家第二批“公交都市”创建城市。此后,全市干部群众顽强拼搏、埋头实干,“公交都市”创建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达到国家“公交都市”创建预期目标,并通过验收。”贵阳市交通委员会党委委员、副主任丁勇告诉记者。


贵阳市的创建工作可概括为“围绕一个目标、强化四个保障、落实七项任务”。“围绕一个目标,就是创建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的目标。”丁勇说,为把握《国务院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和《交通运输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的实施意见》提出的组织开展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的机遇,2013年,贵阳市委、市政府作出申报创建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的决策部署,将“公交都市”创建贯穿到贵阳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持之以恒地加以推进。


此外,贵阳市集中力量狠抓创建方案提出的七个方面任务落实:包括健全规划体系、基础设施建设、公交服务提升、智能交通建设、低碳交通建设、交通需求管理、特色示范工程。


谈到兰州市的交通都市创建工作亮点时,兰州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副主任罗宏才告诉记者,创建工作启动以来,兰州市认真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积极践行公交引领城市发展理念,坚持以轨道交通和快速公交为骨干、常规公交为血脉、城乡公交为延伸、慢行交通为末梢、水上公交为特色,全力打造“五位一体”的立体公共交通体系。


工作开展以来,兰州市成立了“公交都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和创建“公交都市”迎检工作指挥部,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协调推进各项创建工作,将“公交都市”创建作为全市重点工作进行安排,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协调,着力解决创建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有效促进创建工作向纵深推进,形成了全市“一盘棋”的创建格局。


“目前,兰州市公交运营线路总里程达到4700公里,运营车辆3189台,日均客运量185万人次,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到68.3%,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不含步行)达到63.8%,各项发展指标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罗宏才介绍说。


对标国际先进案例

持续提升城市公交水平

城市公共交通是重要的民生事业。近年来,各地“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持续加大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达到了新高度。各地因地制宜,供给结构加速优化,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城市公共交通准点率、运行速度和可靠性显著增强。城市出行无障碍“硬设施”和“软环境”进一步优化。


成绩背后,“公交都市”建设还面临着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城市管理者还需要应对哪些新的挑战?


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纷纷表示,被授予“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称号并不是终点。而是一个全新的、更高的起点,各地需要聚焦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出行需要,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加大公交优先发展的资金、用地等投入,主动对标国际先进案例,持续提升城市公交高质量发展水平。


有专家建议,城市管理者应该按照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以及《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等文件要求,进一步丰富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的内涵,更好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对于正在创建的城市,有专家表示,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是“市长工程”“民生工程”,城市从创建申报到创建实施、验收的全过程,需要发挥市委、市政府主体作用,多部门协同、持续发力、久久为功。


北京城市学院首都城市环境建设研究基地高级工程师刘国海向记者表示,交通离不开城市,城市是交通的本源也是空间的载体。只有城市土地使用和城市交通两个系统相互协调发展,才能保障城市高效地组织和实现各类社会经济活动,促进城市的健康、低碳、韧性、舒适与繁荣。交通不仅仅是城市的名片,也是衡量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的风向标。好的交通生态系统,在资源、人才以及营商环境等方面能够提升城市的竞争能力;同时,在解决大城市病、投融资模式、商业模式、智能交通、城市服务等方面会有新机遇。


业内认为,目前我国的“公交都市”创建还面临规划设计理念陈旧,体制僵化、交通功能单一和建设投资模式单一等方面问题。


对此,刘国海建议,“公交都市”在规划建设中要在社会环境变化、科学技术、规划认识重塑和投资模式等方面积极探索创新,规划战略应与社会语境紧密契合,应成为带有感情、温度和情怀的社会型规划,而非单纯的技术引导型、部门管理型规划。另外,要充分利用“公交都市”的优势,在规划建设方面寻求创新突破,提升以车站为中心的城市形象,引导车站与周边开发项目形成一体化的创意广场与下沉花园,形成繁华的城市空间。最后,要以TOD模式强化引导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与土地联合开发。

(来源:中国城市报)



扫码加入交流群

扫码加入交流群

沪公网安备 310113020065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