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批科技感爆棚的公交车亮相沈城街头,不少乘客上车后都直呼“舒适”!
6月8日,沈阳233路公交线路全部更换了新型公交车,这批新车车内空间宽敞明亮,视野通透,百万级别。更重要的是,新车还特别有“内涵”,功能性强大,科技感十足。
为了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出行服务,切实提高市民乘车的舒适度和便捷性,全面落实公交高质量发展战略,努力构建节能环保、生态集约的绿色公共交通出行体系,今年,沈城将淘汰1128辆老旧柴油公交车,并全部采用大容量、无障碍、纯电动新能源空调车辆。
近期,这批新购置的106辆纯电动公交车陆续上线运营,这也标志着沈阳市新车交付更新进入快速推进阶段。据了解,这106辆新车将更换到212路、298路、268支线、233路4条线路。年内,随着1128辆公交车辆全部运行,沈城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辆将达到100%,为广大市民带来更加绿色、安全、可靠的出行体验。
伴随着驾驶员们的欢呼声,233路全部更换了新型公交车,开着百万级别的新车,驾驶员们表示,更有信心为乘客提供优质的服务。“在233线路工作五六年,这条线路全程13公里,共设26个站,单程行驶时间1小时,每天我们都要在驾驶室工作十几个小时。换新车后,明显感觉工作环境更舒适了,新车强大的预警功能也进一步规范驾驶行为,从而保障行车安全。”驾驶员赵焕说。
登上新车的乘客则赞叹,一出门就能坐上新车真幸运。市民吴阿姨直言:“以前的车就已经挺好了,现在换了新车,噪音小,低排放,大采光,乘车环境更舒适了。”
此次,233路公交线路更新了23辆新车。6月9日,记者实地探访时发现,新车从外观看与普通公交车并无太大区别,但走进车内却“别有洞天”。
233路车队队长刘嘉岩向记者介绍了新车的最大亮点——智能辅助驾驶主动安全预警系统。“这套系统非常强大,当车辆行驶偏离了公交车道,或行驶超速,或车辆前方有摩托车、自行车、行人,或驾驶员未打转向灯时偏离现有车道,车辆都会及时发出视觉和声音预警。”
据了解,新车具有前碰撞预警、虚拟保险杠预警、车距监测预警、行人碰撞预警、限速标识精确识别、超速报警等功能,以及识别车辆、摩托车、自行车、行人、限速标识和同时跟踪多个目标的功能预警系统。“限速标识精确识别/超速报警等功能,意味着当公交车车速一旦达到50公里每小时,驾驶室就会想起蜂鸣声,提示司机减速行驶。”刘嘉岩表示,这些强大的预警报警系统旨在为驾驶员、行人、骑车者和其他易受伤害的出行者提供更加安全的出行保障。
除了保障驾驶员安全驾驶,新车还具有危险驾驶行为预警系统。在仪表盘前方有一个摄像头,千万别小看了这个摄像头,它具有疲劳状态检测、危险驾驶行为检测、远程监控及预警功能,并配有完善的监控后台,能够将驾驶员危险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次数等信息实时推送给网络后台,提供数据分析和报表功能,方便进行集中管控并提供证据资料,最大限度保障乘客安全。
除此之外,新车还配备客舱喷淋系统,该系统在启动后即使车辆断电也可正常工作,工作温度区间在-30℃至40℃,如遇火情两秒内即可启动,7至8秒内即可控制火情。喷淋系统持续工作时间不低于80秒,可以延长乘客逃生时间,确保乘客生命财产安全。
新车上线,最高兴的莫过于乘客。张先生表示,乘坐233路新车时,在启停和行驶过程中,车内比较安静,总体的体验十分平稳舒适。黄河公司技术经理郎旭东解释,这是因为纯电动公交车拥有更强的减震系统。“因为使用电能,所以在节能环保上,排放为零的电动公交车肯定完胜燃油、燃气公交车。”
郎旭东还表示,新车配备客流量统计系统,可实现城市客流的统计分析,了解城市客流动向,有利于行业主管部门了解线路运营实际情况,掌握第一手数据,为未来新开线路提供有效的支撑,同时还可以按照客流情况,调整部分公交线路走向。此外,纯电动公交车的电池电量和防护等级均有较大幅度提高,不仅可以保证车辆续航里程,满足线路运营需求,还可以有效保障汛期车辆安全涉水行驶。
来源:沈阳晚报
扫码关注智慧公交展官方微信